發布時間:2023-01-18 瀏覽次數:73
1月17日下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中國商飛副總經理郭博智、ARJ21飛機總設計師陳勇、制造總師姜麗萍等調研上海市智能制造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及轉化項目公司,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奚立峰、副校長朱新遠等領導及專家陪同調研。
平臺總經理習俊通向賀東風一行匯報了平臺科技創新研發與成果轉化的總體情況,著重介紹了平臺在創新應用技術的研發和落地、國家重大裝備產品研發測試服務等方面的能力與進展,闡述了平臺在智能制造系統方案與集成、產品鏈-技術鏈-產業鏈融合創新等方面的成果轉化案例。
賀東風一行還調研了位于臨港產業區的智能制造功能平臺重型裝備研發及產業化基地。
在上海氫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氫晨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易培云向賀東風一行介紹了氫晨科技在大功率電堆、PEM電解水及膜電極的自主創新研究成果、關鍵技術突破、產業鏈落地和未來發展規劃等情況。在電堆測試現場,賀東風一行現場察看了燃料電池模擬應用于大飛機APU的運行工況,并針對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電堆的技術指標、適航策略、安全性等內容展開深入探討。賀東風充分肯定了上海交通大學與氫晨科技在燃料電池電堆領域的研發成果,并對燃料電池應用于航空領域進行了肯定。雙方將繼續深入合作,持續探索燃料電池在航空領域的更廣泛應用。
在上海治嶸工業裝備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先進焊接與連接課題組負責人李永兵教授向賀東風一行詳細介紹治嶸裝備新型輕量化材料連接專利技術-自沖摩擦鉚焊工藝的連接機理及其針對商用飛機機身材料/結構特點的工藝研發情況。在自沖摩擦鉚焊工藝裝備車間,賀東風一行現場調研了自動化鉚焊設備以及輕量化鉚釘的設計與制備,賀東風肯定了治嶸團隊自沖摩擦鉚焊技術在商用飛機制造中不同應用場景的前期工藝研發成果,鼓勵并支持公司為航空航天領域提供國產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連接工藝與裝備。